“没想到法官能上门调解,这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近日,在某橡胶厂经营者陆某家中,一场特殊的调解让当事人激动不已。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向晓东通过“上门调解”的创新方式,成功化解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困境中的企业争取到“重生”机会。 2025年1月,某银行因陆某经营的橡胶厂未能按期偿还贷款提起诉讼。案件看似普通,却因陆某的特殊处境变得棘手:企业经营困难无力还款,陆某本人更因意外摔伤双腿需依靠轮椅行动。面对线上调解通知,行动不便且不熟悉手机操作的陆某一筹莫展。 法官前往陆某家中调解。通讯员供图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向晓东法官当即启动司法服务绿色通道,提出上门调解方案。他带领书记员驱车前往陆某家中,用定制化服务破解空间与技术的壁垒。调解过程中,向法官首先关切询问陆某的康复情况,以家常问候消解当事人紧张情绪。在认真听取双方诉求后,向法官从法理、情理多角度进行分析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银行同意延长还款期限,陆某承诺分期履行债务清偿义务。 “原以为打官司会让厂子垮掉,没想到法官帮我们争取到了重生的机会!”签署调解协议后,陆某激动地表示。原告代理律师也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这次调解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彰显了司法温情。” 向晓东法官表示:“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找到法理与情理的平衡点。既要守住法律底线,又要为困境中的企业争取喘息空间,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是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深化“如我在诉”理念、完善“家门口”诉讼服务网络的生动实践。通过创新司法服务模式,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该院将继续以有温度的司法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编辑 付陈陈 二审 黄凡 三审 林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