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以百姓之心为心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立案服务大厅建设纪实

作者:记者 武 健 张慧鹏 本报通讯员 裘晶文 李志金 吴绪源 发布日期:2011-08-18 【收藏本文


图为中山第一法院立案庭法官郑庆煊法官为几名当事人办理立案手续 周祖龙摄


图为中山第一法院立案庭服务大厅书记员高宇珊贴心的为抱着孩子前来询问案件执行进度的夫妻进行查询   周祖龙摄
图为中山第一法院立案庭身怀六甲的书记员黎洁茵在认真细致的为母子俩办理立案手续 周祖龙摄


图为中山第一法院立案庭书记员陈静细致的为前来办理缴费手续的当事人指明其签名位置的错误 周祖龙摄


图为中山第一法院立案庭书记员简绮明在服务大厅收费窗口为当事人办理缴费手续03 周祖龙摄


图为中山第一法院立案庭书记员向静在服务大厅为当事人办理调阅档案手续 周祖龙摄.



图为中山第一法院立案庭书记员叶玉娟在为当事人办理缴费手续 周祖龙摄


图为中山第一法院立案庭庭长杨少益在为前来立案的夫妻热情服务 01 周祖龙摄


图为中山第一法院立案庭郑澎法官为两兄弟办理立案手续01 周祖龙摄


图为中山第一法院诉讼引导员邹晖在为当事人细心讲解立案流程01 周祖龙摄
图为中山第一法院立案庭服务大厅书记员黄韦铭在几名共同原告办理案件进度查询 01周祖龙摄




 

面对百姓,贴心服务不设防

没有围墙的法院大楼

 

   “请D006号到3号窗口办理。”进入大楼,一句柔和清晰的提示音在大厅响起,如果不是身穿法官制服的导诉员的迎面微笑,会让人感觉这不像是在威严肃穆的法院,而是在一个服务机构。

    顺着提示音,记者寻找着3号窗口。此时,一名30多岁的男子从休息区的椅子上站了起来,向接待窗口走去,窗口上方的液晶屏上显示—— ③档案查询。

    在该男子说明来意并按照要求提交了身份证和案号后,负责接待的书记员向静起身离开。记者走上前去与这名男子交谈,得知他叫陈志飞,是一起团伙抢劫案件的受害人。一年前,这个犯罪团伙中的一人在中山一院受审。而现在,他被告知其余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并移送中山二院审理,他想来查阅一下去年已审结的这起刑事案件的卷宗,以作参考。

   “来这边办事非常方便,手续也很简单,只要知道案号并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就可以查阅档案,复印相关资料。”他说。

    正说着,接待他的书记员向静抱来一摞卷宗交给了陈志飞,并时不时欠过身回答他的问题。记者此时才回过神来,自己是在毫无察觉之中走进了中山一院的办公大楼。何以没有看到法院大楼外的围墙,连简单的栅栏也没有?记者不免诧异。

    中山一院院长罗嘉浩告诉记者:“现在,尽管大楼前面的小广场属法院管理,但由于没有围墙,社会上的车辆随时可以停放,有时候还能看到来这个小广场拍婚纱照的人。”

    这天是726,记者初到中山一院。

    这里忙碌却有序

    走进大厅的立案区,取号排队机、立案指引资料架和格式文书架比邻而立。

    记者试着在取号机的触摸屏上选择“起诉立案”业务点击了一下,一张号码为C005的纸片打印出来,上面详细记载着:您所选择办理的业务为起诉立案审查,立案区总的等候人数为3位,而所选择办理的业务前面还有0位在等候。

   “每天我们接待的来访群众有两三百人,多的时候,整个大厅就像赶圩一样,但场面并不混乱。”该院立案庭庭长杨少益告诉记者,“叫号机起了很大作用,即便等候区坐着的人再多,但是在柜台前办事的人总还是少的,所以整体看上去,法官虽在紧张忙碌,但却是有条不紊。”

    “还有一点,大厅接待采取‘首接负责制’,不管是大厅的哪一位工作人员,只要有群众上前询问,就要负责将问题解答清楚或者指引到合适的窗口。”负责服务大厅工作的该院审判事务管理办公室主任赖小茹补充道。

低“柜台”很贴心

 

   “你看,因为交通事故,我的腿上还装着辅助器具,走动很不方便,更不敢长时间站着。”休息区的一名中年男子和记者聊了起来,“多亏了柜台比较低,我坐着就可以直接和办案法官交流。”

    交谈中记者得知,他姓王,从四川来中山打工,是一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受害人,这次过来是为了询问办案进度。

    顺着王先生的手势,记者注意到,这里没有厚厚的钢化玻璃挡在当事人和法官之间,当事人面前只有一道约80公分的低“柜台”。而这个高度,就连五六岁的小朋友都可以毫无困难地看到柜台另一侧法官们热情的微笑。

    王先生告诉记者:“接待人员告诉我办案法官的电话,并帮我联系了办案法官。虽然不能立即有结果,但问问情况心里就踏实些。他们服务态度都挺好的,真的很亲切。”

 

“多亏法院,不然就成了不守信用的人了”

 

    吴容胜,皮肤黝黑、话音爽朗的青年创业者,曾经在团市委的帮助下向中山市农村信用联社贷款10万元用于发展蔬菜种植,因迟延还贷险成被告。在他看来,法院不仅帮他解决了问题,更让他了解了法律。他的话,开门见山——

    要不是法院指导我选择诉前联调,通过调解方式化解我的纠纷,我差点就成了不守信用的人。

    2009年的时候投资租种了村里的300亩地,成立了蔬菜种植基地。当年的9月份,在团市委的帮助下,我向青年创业基金贷款10万元投入基地运营,约定享受一年的免息优惠并在20108月之前偿还。

    可是,去年下半年蔬菜价格大跌。大白菜、包菜这些常见蔬菜根本卖不出去,很多还烂在了地里,亏损十分严重,哪还有心思考虑还款的期限。直到法官联系到我,我才知道,我差点就成了被告。

    原来,因为没有及时还钱,信用联社准备起诉我。后来,法官告诉我,当时没有直接立案也是考虑到青年创业不容易,不想因为一场官司影响我今后做买卖。

    要知道,做买卖的,诚信最重要。而在我们这里,一打官司尤其是因为不还欠款当了被告,将来做起生意来就会很困难。法官能替我着想,我很感动。

    说实话,我当时亏损得很厉害,即便有心考虑还款,也是没有那个“力”了,因为没钱嘛。

    法官们多次到我的蔬菜基地考察实际情况。了解了情况后,法官告诉我,他们会积极同信用联社协调。为了不成为被告进而影响今后的声誉,他们建议我和信用联社到中山市人民调解中心调解处理,并把调解协议拿到法院进行司法确认。我一听,不用当被告,我当然同意。在法院的工作下,信用联社也很支持我们这些创业青年,同意调解,最终达成了由我分期还款的协议。

    再后来,我和信用联社在法院办理了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手续,法官说,这样就有执行力了,谁也不能随便反悔。这样一来,既不用打官司,也能解决我欠款的问题,关键是对我的诚信没有造成影响,我很满意。对我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人来讲,这件事是一个警醒,之后我会更加注意提高自己的诚信度。

    前不久,法院调解办公室的法官薛彬还专程到我的蔬菜种植基地回访,问我经营状况怎么样、对这次纠纷的处理有什么意见……法官各方面做得都很到位,解答我的问题也很热心,我没有意见。

 

“怎么方便,我们就怎么做”

 

    罗嘉浩,中山一院院长,全程参与了中山一院一楼立案、服务大厅的设计建造。光脚穿皮鞋的显著“特征”让人能很容易记住他。他向记者回忆了当时服务大厅建设的点滴。

     20035月,原中山市人民法院的6个院领导正在讨论一楼大厅构造。

“我不同意!”反对的声音来自一位副院长。

    “我觉得这样的设置很好,不但可以节约成本,最主要的是这样设置可以方便百姓和我们法官、书记员交流。”时任中山市人民法院党委副书记的罗嘉浩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但是这样没法保证大厅工作人员的安全,连个防护玻璃都没有,出了事怎么办?”

“我们为老百姓服务,有什么不安全的?老百姓又不是‘敌人’。”罗嘉浩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再说,如果有哪个当事人要找法官的‘不安全’,那在哪里都不会安全。”

……

    争论的结果,还是采用了罗嘉浩的意见——低柜台,不加玻璃。

   “我们不应该人为设置一些容易产生对抗和隔阂的装置,因为那会成为百姓心里的‘一堵墙’,容易造成紧张。”罗嘉浩显然是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想法,“有了心里的这堵‘墙’,老百姓慢慢就会觉得你法官和他是不同的,是无法共存在一个环境中的,甚至对他到法院来办事是抵触的、反感的。”

罗嘉浩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

    每个人到不同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心情,老百姓来到法院的心情很大程度上也会受法院接待环境的影响。接待环境宽松、氛围好,他们的心情就容易放松和舒缓,就更利于案件的处理。一进门就是“严防死守”,老百姓心里肯定不舒服。

    审判工作的一个前提,那肯定是要认识和接触当事人,这就需要一个态度。没有防护玻璃,态度好、氛围好,自然就能消除群众和法官之间的隔阂。

    罗嘉浩有他的道理,但是事实如何呢?这样的设置真的没有出现过安全问题吗?

    “从2004年大楼开始使用到现在,一楼接待大厅没有出现过恶性事件。我们承认有的当事人态度不是很好,但是他们并非冲着法官而来,而是因为案件本身。相反,大厅的这种设计加上我们的服务,可以缓解当事人的这种不满。”罗嘉浩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有这样的结果,我们的接待工作做得好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另外可能和我们这个地方的环境或者民风也有关。老百姓性情都很平和,也很低调。”罗嘉浩补充道。

    关于这一点,记者在采访中深有感触,很多当事人并不愿意过多谈及自己的案件,更不用说透露自己的姓名了,甚至见到记者走过去就径直走开。

    就今后怎样发展诉讼服务职能,罗嘉浩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

   “全国基层法院的职能都是相同的,有所区别的是在硬件设施、服务态度和便利性方面,现在来讲,我们硬件设施已经非常到位,下一步,我正在考虑改善软环境。怎么样让老百姓觉得打官司方便,我们就怎么做。”

    “正在酝酿之中的就是‘网上立案’、‘网上送达’以及部分事项‘网上查询’,因为能大幅降低他们的诉讼成本。像北京的当事人要是有什么纠纷需要到这里办立案,他来回一次的费用或许都比整个案件的争议标的额还要大,诉讼成本显然很大。所以,要是能实现网上立案、网上送达,最为受益的将是外地当事人。”

    罗嘉浩说,这件事他已经催促技术部门好几次了,技术部门也在寻求已经采取这项措施法院的成熟经验,同时也在和软件公司联系。

   “我们肯定会尽快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只要是法院能够做到的、对百姓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努力去做好。”

    也正是在这种思路的引领下,中山一院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如今,该院的诉调对接工作正稳步开展、案件回访工作也在扎实推进、诉前联调工作有声有色……

 

记者手记

    在这里,法院大楼外没有高墙,开放到哪怕是在楼前广场拍摄婚纱照;在这里,一楼接待窗口全部是低柜台,低到每一名法官必须躬下身去才能解答百姓的问题;在这里,没有厚厚的玻璃甚至防护网阻隔接待法官与当事人的交流;在这里,排队叫号机的使用和首问负责制,让大厅里没有一个当事人不知所措……

    这里是中山一院。

    几天的采访,竖着耳朵听着当事人“不普通”的中山普通话,让记者逐渐认识了中山一院,也感受到了中山一院的为民情怀。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而这句话,被写入了中山一院一楼大厅“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的墙报中。

    中山一院是在用一种崇法、尊民、包容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当事人。中山一院立案服务大厅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法院对百姓的尊重,体现着法官们设身处地为百姓思考,都体现着“以百姓之心为心”。

    这里,留给当事人的是透明、直接和足够的空间,没有任何物体可以阻隔当事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任何物体可以阻隔当事人全方位了解法官的办案内容和效率。

    “以百姓之心为心”,这是一种尊重,这是一种理念。如此,百姓才会尊重法院、尊重法律;如此,才能在百姓中树立起法律的权威。

 

 

责任编辑:记者 武 健 张慧鹏 本报通讯员 裘晶文 李志金 吴绪源 来源于:《人民法院报》 【讨论列表】【 返回 】【 打印 】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效果最佳
粤ICP备15020197号-1 地址:中山市东区博爱五路62号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17号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