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少年犯除去“青春疤痕”


作者:记者 林洁 发布日期:2011-12-02 【收藏本文
 
    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20岁的谭杰(化名)悲喜交加,属于他的那段灰暗的看守所记忆,也将随着人生的重新开始而永远尘封。
    从今年5月1日起,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简称“中山一院”)开始实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将不再作为累犯情节认定和记入档案。这就意味着,少年犯的“青春疤痕”将被抹去。目前,已有41宗案件65名未成年罪犯,成功擦拭掉人生污点,其中大部分人已回归校园,还有一些也已顺利找到工作。
    2007年9月14日是谭杰终身难忘的日子。因为他是戴着“手铐”走进看守所的,那年他17岁。“从小学到高二,我虽然不是什么好孩子、好学生,但却也是一个干净的人。”谭杰没有想到,一念之差他却变成了一个“肮脏”的人。
    由于性格内向,以前的谭杰总是低着头。从初一开始,他接触最频繁的是网络,在那个世界里,他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可这样潇洒的日子并不长。同年9月13日,谭杰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却发现当天的学校不同寻常,同学们私底下好像在谈论着什么。看到身穿制服的警察时,他心里咯噔一下。没多久,他就被“带”走了。
 原来,谭杰意外收到一段视频,内容是:一名女生纠集两名社会青年殴打一名在校女生,并对该女生进行人身侮辱。谭杰随即想起当时网上流传的不雅视频,心想:上传的话肯定“火爆”。抱着好玩的心理,谭杰通过互联网将视频上传到一个热门的视频网站。结果短短一两天时间,就被点击3400多次,“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公诉机关指控,他的行为公然侮辱了他人,触犯了法律。“没有害怕,但是很后悔。”谭杰说,他是“无心之过”。由于犯罪时均不满18周岁,且情节轻微,认罪态度好,法院判处谭杰罪名成立,但免予刑事处罚。
    可是,回到学校后,谭杰就常常遭受异样的眼光。更为严重的是,面临升学压力的他开始担心自己那“不光彩”的过去了。
    犯罪后,根据法院的安排,谭杰接受了法官的固定跟踪帮教。陈炳红法官作为他的“导师”,考虑到这个挫折可能会对孩子的人生造成一定障碍,一直默默关注谭杰的一举一动,也深深陷入了对谭杰的担忧。
    案发后的三年里,谭杰通过努力在学校拿到了“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一大堆奖状。他的网络才能也得到了发展,拿到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合格证书。陈炳红感到特别欣慰,但法官更希望他可以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在新的环境里开始新生活。
    现在开始大学梦的谭杰告诉记者,尽管档案上没有记录,但经历仍然像烙印一样烙在他的心里,时刻提醒着他遵纪守法,“现在会特别注意,自己做的事情是否合法。”在他看来,这个经历更多的时候让他奋力向前。
    据中山一院少年审判合议庭审判长黄健敏介绍,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都表明,未成年罪犯在主观上都具有作案动机单纯、随意性大、主观恶性不大等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了两点:一是相对来说,未成年罪犯的社会危害性较小,所以其不应承担成年罪犯同等的刑事责任;二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在行为方式上随意性强,只要社会能给其恰当而有效的挽救措施,未成年罪犯是能够较容易地“改邪归正”,做一个健全的社会人的。
    “但当他们刑满释放,带着有‘犯罪前科’的标签走上社会后,升学、就业就很容易碰壁,常常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该院院长罗嘉浩坦言,前科的存在,将对未成年罪犯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或者不利的法律后果,如导致其在民事和行政等方面的资格或者权利受到限制或者被剥夺。“这就很容易导致孩子们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取消曾被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的刑事污点,有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和感化,使其改过自新、重返社会。以前法律对此没有规定,我们一直想尝试。”罗嘉浩说,刑法修正案(八)一出台就“松绑”了。中山一院立即进行研究,并制定了相关细则。
    心理专家李真认为,该制度益处很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人,给未成年人一个机会,凸显社会的宽容和法律的人性化。毕竟,未成年人的文化和社会知识相对粗浅,辨别是非善恶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比较弱,其犯罪往往是出于本能的失控反应,没有形成反社会的犯罪人格,尚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在未成年时的前科消灭后,是否会又有纵容一些被告人再次犯罪呢?罗嘉浩表示,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的前科予以消灭,但是其之前的犯罪记录也会作为前科劣迹在量刑时予以考虑,不存在“纵容”的情况。
    据介绍,为了配合消灭制度,该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对于释放以后的未成年被告人,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建立后续跟踪档案,进行帮扶教育。跟踪档案上详细记录该未成年人犯罪的起因、学习工作简历、家庭状况以及个人现状等。对未成年被告人进入社会以后的表现进行同步跟踪,加强教育、适时矫正、逐步感化。当然,这帮教档案也是保密的。“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来说,社会的责任大于未成年人犯罪自身的责任。打击仅是低层次的防范,预防才是最有效的手段。”罗嘉浩补充到。
目前,中山一院专门成立“法官宣讲团”,与城区10所中学签约共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平台”,送法进校园,邀请学生观摩庭审等,对青少年加强教育,防患未然,与学校联手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帮扶教育。
责任编辑:记者 林洁 来源于:《 中国青年报 》 【讨论列表】【 返回 】【 打印 】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效果最佳
粤ICP备15020197号-1 地址:中山市东区博爱五路62号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17号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