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125名工人拿到129万补偿金


作者:本报记者张房耿 通讯员李志金 发布日期:2013-07-22 【收藏本文
    7月19日14时30分,三乡法庭第一审判庭,工人拿到了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
    记者付希华摄

    7月19日14时30分,三乡法庭第一审判庭,一百多个旁听位座无虚席。法庭门外,湖南人杨善顺不停拿手往自己脸上扇风,不时地往里面张望。自去年11月,意流橡胶制品厂拖欠工资后因125名工人罢工倒闭。厂方在仲裁和法院一审阶段,都被责令支付罢工工人补偿金、互助金,调配费、高温津贴、带薪年休假工资等6 项共计2588702.31元,其中补偿金221 万元。杨善顺等60余名工人坚守到工厂倒闭的那一天,随后也不得不走上仲裁维权之路。企业不服判决,上诉到市中级法院。经多部门努力调解,厂方同意变卖所有设备和财产用于支付工人工资,双方协商最后谈下来赔偿实际欠薪的50%。7月18日已谈好的协议,19日下午签名前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工人遭欠薪后罢工,去年11月企业停产
    杨善顺从1993年开始来到中山市意流橡胶制品厂,他在厂里是普工,加上加班费一个月能挣近三千块钱。杨善顺所在的工厂是一家台资企业,厂里约有八成员工都是湖南老乡,这让他有一种在家里干活的感觉,这一干就是19年。
    由于生产经营不顺,2012年9月开始,企业开始拖欠工资,而且连续拖欠了三个月。一些员工用罢工表达不满。杨善顺没有参与,虽然心里是不痛快,但他担心罢工以后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去年10月底,大部分工人罢工,客户撤单,经营陷入恶性循环。包括杨善顺在内的60名工人坚守到11月5日,意流橡胶制品厂宣告全面停产。市社保局接到工人投诉后,连续三个月作出了《劳动保障监察指令书》、《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理告知书》及《行政处理决定书》,责令厂方支付员工工资。
    企业随后补发了2个月的工资,但双方的矛盾似乎已不可调和。125名工人要求和厂方解除劳动关系,橡胶厂随后在工厂里发出公告,同意和罢工闹事的工人解除劳动关系,但双方因补偿金等损失产生矛盾。去年11月27日,125名工人向市仲裁委提交仲裁申请。
    ■企业被判赔221 万补偿金欲起诉,法院调解遭工人围堵
    离职的工人请求裁决,意流橡胶制品厂支付他们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带薪年休假及1992年1月至2012年11月加班工资差额共计961万元。2013年1月10日,仲裁委裁决厂方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互助金、调配费、高温津贴、带薪年休假工资等6项共计2588702.31元,其中经济补偿金高达221万元,占总金额的85%以上。
    “收到仲裁结果的当晚,罢工的老乡们还到大排档吃了一餐夜宵,大家都认为可以获得应有的赔偿了。”杨善顺说,离职的工友们没两天又沮丧了起来。原来,橡胶厂对裁决结果表示无法接受。厂方认为是员工非法罢工导致了厂方经营陷入绝境在先,工厂经营出现困难延迟发放工资,后来也更正补发了,工厂也没有主动解雇员工,因此拒绝支付补偿金。
    裁决书下来时已临近春节,一部分较激进的工人担心拿不到钱回家过年,甚至围堵闹事。三乡法庭的副庭长伍青花介绍说,法院在仲裁裁决后就联合三乡人社局、司法所等开展诉前联调工作,但他们发现事情远比想象中要复杂。
    法院发现,除查封的机器设备外,意流橡胶厂名下再没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且同时还欠其他供应商债务约400万元(部分已诉讼)。多个部门耗费了一个多月调解,最终因工人在厂区围堵法院及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而告失败。
    杨善顺说,去年的春节他过得没有往年舒心,一方面是想到自己工作了近20年的厂倒闭了,心里不是滋味;另一方面,过完春节他得重新找一家厂,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调解之路一波三折,厂方愿转卖设备赔五成
    经过法院和劳动部门的努力,厂方同意调解,支付赔偿金的50%给125名工人,并且表示,可以在处理厂房、土地时由买家先支付预付款,并以现金方式当场发放给该批工人。这一调解方案却并没有得到多少工人认同。据杨善顺回忆,“工友们不信任厂方,后来连工人代表和法院工作人员也不信任了。”调解又陷入僵局。
    意流橡胶制品厂在仲裁生效期满前的最后一天,邮寄送出了起诉材料。而法院驳回了意流橡胶制品厂的全部诉讼请求。
    厂方随后上诉到市中级法院。7月18日,市中级法院收到案件后,立即开辟“绿色通道”,即刻进行立案调解,因市中级法院在一审宣判后得知厂方和工人都要求上诉,便提前介入,及时了解案情,对来访的厂方和工人代表耐心做好工作。终于,在立案当天,厂方和罢工工人便达成了调解协议,并约定第二天现场发放全部协议款项。
    ■工人怀疑买卖有猫腻,调解再起波澜
    7月19日下午,工人们在三乡法庭等待购买设备的买家到来,企业将129万余现金带到现场,只要工人签名,就可直接拿钱走人。
    忽然间,安静的人群中传出了一个细小的声音,“听说厂里的设备这次转卖才200万多一点,昨天刚刚敲定价钱,后来又说有其他厂家提出给250万。”“可不是?这么贵的设备才卖了200万,为什么不卖给更高的厂家?那样我们也不至于只能拿到一半的补偿金吧……”人群渐渐不安静起来,“我们不同意卖给现在的买家,价钱太低了!”一个高分贝的声音从人群中蹦出,随后附和声越来越响。
    甚至有人怀疑工人代表张云霞收了买家5万元好处费,同意贱卖设备。这让为此奔波大半年的张云霞感到十分委屈,急得眼眶都红了。
    杨善顺等60余人的劳动案件还在三乡劳动仲裁处申请仲裁,但他还是在19号下午来到了法庭大门外,想了解第一批工人案子的进展。看见里面闹哄哄的,他皱了皱眉。
    副庭长伍青花用沙哑的嗓音喊了声“大家静一静”,骚动的人群才渐渐平复。市中级法院民六庭庭长李勇源在现场说:“老实说,我巴不得大家最好能全额拿回补偿金,但工厂有多少财产大家心里清楚,而且买家也是你们请的,大家都要求立即能拿到补偿款,昨天双方都自愿达成协议,同意按五成的金额化解纠纷,如果现在哪怕有一小部分人不愿意,那么都可以按照诉讼的程序来处理。”
    “购买这批设备的买家为什么愿意连设备都还没拿到,就先付钱?他们说不是信任你们,而是因为信任法院。他们这笔买卖交易,法院也会监控,你们也要信任我们!”李勇源表示,让工人们好好想想,意见统一后再给出答复。
    ■3个小时释疑,工人最终拿到补偿金
    对这125名工人和杨善顺等60余名工人而言,法院都是他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参与罢工那一批的工人则对工友、工厂和法院都抱有不信任心理,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辛辛苦苦挣的钱,最后只能拿回一半。李勇源将工人们的疑问一一作答后,给他们分析若案件不调解,进入二审的最终结局将是如何。
    工人方的律师也耐心地进行解释,“那么多宗案件,按照法律规定,法院二审最快要3个月时间,判决生效后,执行并公开拍卖又得3个月。而且这些设备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贬值,加上评估费、拍卖费、诉讼费,你们最后能得到的补偿金,肯定没有现在那么高。”
    “今天签调解协议,马上拿现金吗?”疑虑渐渐消除,人群中开始出现让人振奋的声音。“我们农民工没文化,要是领到假钱怎么办?”这一句提问,打破了现场紧张的气氛。“是现金,我们连验钞机都准备好了!”李勇源肯定地回答说。
    当日下午5点20分,买家拿出129万现金,125名工人们陆续排好队签字,同意接受调解。法庭大门外站了3个小时的杨善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从裤兜里掏出一部破旧的手机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随后骑上电动车,缓缓离去。
    
责任编辑:本报记者张房耿 通讯员李志金 来源于:中山日报 【讨论列表】【 返回 】【 打印 】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效果最佳
粤ICP备15020197号-1 地址:中山市东区博爱五路62号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17号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