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院副院长邱雪芬作为审判长主持一民商案件的庭审。
邱雪芬:铁案柔情女法官
在中山市,邱雪芬是个大名鼎鼎的女法官。她是中山市人民法院第一位女法学硕士生,最年轻的庭长、副院长,机关业务庭里办案最多的庭室领导。 1995年7月,23岁的邱雪芬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本科,获法学学士,高分考入中山市人民法院后,被分配到办案最繁重的小榄法庭。小榄是全国有名的富裕小镇,经济发达,官司也多,而法庭当时只有7个人,其中5个还是50岁左右的老法官。邱雪芬没有丝毫失落感,她从最基础工作做起,当书记员、订档案、写信息、搞调研,发传票、跑送达,乐此不疲。邱雪芬很快熟悉了法庭的业务,勤快好学懂事的她,深得同事和法院领导的肯定和赞许。三年后她被任命为助审员,然后是副庭长、庭长、副院长。这些年来,除做好内勤工作,她每年所办案件均在150件以上,无一超审限、无一错案,成为基层法院难得的知识型、实干型女领导。
为民尽职责,结案求完满
邱雪芬办案快而多,质量也往往出奇地好,凭的是不辞劳苦、尽职尽责。2004年3月某日,中山市某大型机电企业经理,向中山市法院起诉南京某知名家电企业,并提出巨额的诉讼保全,以保证债权的实现。事不宜迟,邱雪芬按原告提供的情况,带上一名女法官赶往被告在案人南京某物流公司仓库,进行依法查封。由于信息欠准确,查封的货值仅有几万元。原告又提供被告在南京另一物流公司存有价值不菲的家电,并提供了担保。为保证以后有财产可供执行,避免当事人诉累,邱雪芬经过批准后即前往查封。然而此公司有六个仓库,货物在哪连原告都不清楚。邱雪芬像侦探一样,从一搬运工中得知某二个仓库存有大量货品,即亮出身份要对这二个仓库进行查封。物流公司经理先是吃了一惊,但看到只是两个外地女法官,就借口要向老板汇报,把她们晾起来;一个自称是物主的人带来律师,态度傲慢地拒绝打开仓门,并警告她们“这儿远离市区,黑社会里面我们可是认识一些”。邱雪芬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向物流公司老板讲清楚妨碍法官执行公务的严重后果,同时向当地法院请求协助。为保证货物不被转移,邱雪芬叫人24小时轮流守候仓库大门,她则连续忙上五天,从未睡过一晚安稳觉。物流公司经理为她的执着所感动,终于打开仓库大门,协助她们清点货物。查封的结果,迫使被告主动与原告协调还款事宜,达成还款协议并当即偿还部分债务。分文未失的原告不禁感叹:邱法官办案真有两下子! 邱雪芬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只是认为尽了法官的责任而已。不久前,佛山一企业老板的官司已经了结,但账户没有解封,他找邱雪芬反映,说这样对公司的信誉不好,员工的工资也发不出去。她一听到事关打工者的工资问题,马上放下手头工作,赶赴佛山为该公司账户解除冻结。老板十分感激,把“公正为民,铁面无私”的锦旗送给她。邱雪芬不肯收下,她说:“企业做生意很不容易,若因我们办事迟缓而使得企业陷入困境,那是我们失职。” 邱雪芬办案的较真劲头,让同事们和当事人十分佩服。不管案件繁简,标的大小,她都能做到一丝不苟,全力以赴,因而也往往办得十分完满。
迈向“精英化”,潜心结硕果
科班出身的邱雪芬,法学功底厚实,审判中遇到的许多疑难,她往往都能提出深刻的见解,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和赞赏,问题也因此迎刃而解。但是,邱雪芬从不以此自居自傲。已退休的小榄法庭老庭长欧辉枝由衷地说:“在临近退休那几年,邱雪芬的到来,使我们增进的法律知识比以往二十多年所积累还要多。我们这些老法官不认落后都不行,她真是我们的才女。” 然而,邱雪芬清醒地看到,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法官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官只有向精英化、专家化和学者化发展,才能更好适应形势需要,提高审判效率,维护司法公正。为提高学历档次,她决定报考在职法律研究生班继续深造。有人感到不解,在基层法院,像她这样的学历已绰绰有余,何必自讨苦吃。邱雪芬毫不动摇,经过艰苦努力,以高分考入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班;每个周末辗转近三个小时的汽车到广州上课,三年来从未缺堂,毕业后获得民商法硕士学位,成为中山市法院首位女硕士。 “任何成就都源自时间和耐心”,这是邱雪芬的切身体会。她没有不良嗜好,从不打牌打麻将,业余时间全都花在法学研究上。也因此深得个中三味,体会到“法律不是枯燥条文的简单堆积,而是令人心醉的艺术”的奥秘。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中的总结、提高,使她综合素质为法院上下所认可。在当民二庭庭长期间,她写下《企业法人吊销后诉讼主体地位若干问题的探讨》、《论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异同》等多篇论文,对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入分析,提供可资解决的方法。她的很多观点、意见,受到上级法院的赞同,为中山法院有关案件的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000年3月,通过竞争上岗,邱雪芬当上小榄法庭副庭长。小榄镇案件之多是闻名的,小榄法院一年审结的案件近3000件,而邱雪芬在那段期间,协助庭长带领全庭干警,创造了一年结案超过4000件的纪录。
保廉“一把火”,烧出“纯净水”
邱雪芬和庭里的法官打成一片,但对廉政建设问题却毫不含糊。到民二庭上任伊始,有同事开玩笑说她要“新官上任三把火”,她借题发挥说,“我不烧三把火,只烧一把火,大家如果能做到,我就心满意足。这把火就是办案要清廉如水,这水是纯净水!我不想说太多的豪言壮语,要求大家做到的,我首先做到,要求大家不能做的,我首先不做,希望大家监督我。”还承诺要做到“三不”: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要的东西不要,不该吃的饭不吃,坚决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这可不是“台面上的话”,她处处以身作则,警钟长鸣,一有机会就总要叨唠一番“廉字诀”:“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可别为了吃一顿饭、拿一个红包被纪律处分!”“发财的梦想对普通人来说是正当的,但做了法官就别想着发财;想发财可以经商、做律师,就是做不得法官。做法官是很清贫的,一定要耐得住清贫。” 一次外出办案,因人生地不熟,与当事人的律师同行。路上,律师拿出一个信封,说是材料要邱雪芬看看。邱雪芬看到的却是一大沓百元大钞,马上还给律师。律师婉转地说,路途遥远,怕邱庭长路上没带多少钱,先拿去用,用剩了再还给他。邱雪芬耐着性子说,法官真的那么好收买吗?律师以为她嫌钱少。邱雪芬嘲讽说,这样拿来的红包再多,对法律和法官的良知来说,永远是少了;法律无价,法官的良知也是无价的。碰过钉子的律师所知道,到中山法院民二庭打官司,根本请不动法官,请了也没用,只能自讨没趣。民二庭的法官也忘不了邱庭长的话:一个通过行贿获得有利判决的当事人,是不会看得起法官的,这样的法官也不会对法律有多少坚定信念。作为民二庭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邱雪芬与院领导共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内务管理规定,从细处着手,严格管理,堵塞漏洞,带好队伍。 “公生明,廉生威”。自1995年进入法院以来,邱雪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没有一个人控告检举她有不廉洁问题;她带领的民二庭,也没有一名法官和工作人员,被人控告检举违反廉洁守则。
是官也是兵,拧成一股绳
邱雪芬是个很特别的法官,“特”在她作为高学历的年青领导,却有一股玩命似的工作劲头和扎堆群众的平民意识。1999年12月,邱雪芬登记结婚,安排好新婚假期,要给人生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哪知年终清案任务加重,她顾不上什么忌讳,把结婚日安排在星期六,星期天休假一天,星期一照常上班,15天的婚假一天没休。2002年5月,中山市法院实行中层领导干部全面竞争上岗。竞争上岗演说那天,她腆着快要临产的大肚子走上讲台,赢得同事们的热烈掌声;她也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任命为民二庭庭长,成为中山市法院最年轻的中层正职领导。 邱雪芬的积极进取、真诚待人有口皆碑。当上庭长后,她想的更多是如何关心团结庭里的同志,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她说得很简练:“纵使自己一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民事审判在三大审判中任务最为繁重,她带领全庭同志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地工作,连续三年人均结案超过200件,接近全省法官人均年结案数的3倍。邱雪芬每年审批800多宗案件,还亲自办案,2004年结案87件,2005年结案95件,在中层领导中名列前茅,平均结案时间约一个月,而且无一错案。有时不归她审批的案件,只要有人找她“想听听你的意见”,她也绝不推辞。一年四季,她案头上总是堆满案卷,正如她曾跟同事开玩笑说的那样:哪一天我昏倒在办公桌前,可能一时没人发现。 民二庭的同志,从没有等级森严的感觉,在某些人看来他们可真是“没大没小”。常常因为对案件有不同看法,任谁都敢跟邱雪芬争个“面红耳赤”,不大把她这个庭长放在眼里,直至弄清问题为止。这就是邱雪芬的性格,庭长在她心目中压根儿就不是什么官,顶多是个生产队长,为着确保办案质量,对下属的反驳她不会有丝毫计较,反而十分高兴。对于外出办案这类通常为男同志干的事,她也带头争着干,理由是“男同志也有家庭要照顾”。除了本省,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宁夏、黑龙江等等,她几乎比院里所有法官跑得都多,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任务。 她与同事关系融洽,不因身份、地位不同而分彼此。庭里来了一名茂名籍的大学生,他工作勤奋,但性格内向,几乎不与同事说话,对集体活动也极力推辞。大家觉得他性格怪异,难以沟通。虽是实习生,但邱雪芬仍然看在眼里,要求庭里的人对他多点关心、引导,她更是亲自与他接近,交谈。看到他上班时穿着补丁裤子,大冷天也只有两件薄薄的上衣,细心打听,才知他家在农村,非常贫困,父母没有什么收入,还有一个妹妹读书;他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200元,须靠勤工俭学才能买点书籍和日常用品。邱雪芬对他深表同情,鼓励他要克服暂时的困难,他实习期满要离开时,邱雪芬召集大家为他捐款,并带头捐了500元,当全庭捐出的1000多元送到他手里时,这位好强的大学生推辞着……眼里噙满泪水,收下这份萍水相逢的关爱。 邱雪芬对下属的深厚感情,由此可见一斑。在她的带领下,民二庭2005年被荣记集体三等功,并连续两年获得先进集体称号。
|